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雪红 通讯员 张梦琳
7月11日至12日,由宝鸡市文化和旅游局出品,宝鸡市艺术剧院创排,国家一级演员吴京安领衔、荣获第十届陕西省艺术节文华大奖、陕西省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评奖曾登上国家大剧院舞台的本土原创方言话剧《面皮》在三门峡大剧院演出。

话剧《面皮》是一部陕西关中宝鸡地域风味浓郁的方言话剧,以宝鸡人津津乐道、引以为豪的那一盘家乡味道擀面皮为楔子,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陕西农村的大幕风貌。
此剧讲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西府宝鸡“解元村”村民王让过利用进城看守公共厕所之机制作贩卖擀面皮,因味道极佳被村民戏称为“厕所香”擀面皮。王让过后被扣上“投机倒把”罪名被罚款、批判而郁郁寡欢,生病、瘫痪……直至殁了连口棺材钱都没有。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儿子王红强在村主任两口子的帮持下,用擀面皮手艺盖房娶媳妇,摆脱贫困。红强夫妻二人勤劳致富起早贪黑,供两个儿子考上大学;再到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回乡创业,开展电子商务,在网上卖擀面皮,联合村上做面皮的,带领全村人生产面皮,硬生生把一盘小小的擀面皮做成了当地支柱的大产业。
该剧由宝鸡市艺术剧院编剧张骥历时5年创作完成,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姜涛任总导演,由国家一级演员吴京安主演。“小题材展现大情怀”是贯穿话剧《面皮》的核心理念,一碗面皮的命运在细节的推进中成就了大情怀的感知。
“一碗面皮盛悲凉沧桑,红白酸辣咽世间冷暖。四十年劲道情扯不断,三代人诉说悲欢离合。《面皮》搅拌生死苦乐,根根钻心五味俱全……”剧中饰演村主任的国家一级演员吴京安说。

《面皮》为普通小人物立传,没有惯常那种人为设置贯穿始终矛盾冲突的雕琢印痕,而是在自然而然的碎片化进程中显现一代又一代人物的性格,这便使得剧情更贴近生活的本质。
《面皮》将个人命运投射在恢宏的时代浪潮中,反过来,也将关于历史演进的宏大叙事落实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上。通过精美的舞台提炼和史诗般的展演,描绘了西府乡村农民奋斗不息的壮丽诗篇,被誉为当代版的《创业史》,关中农村的《人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