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辣博会|遵义好辣椒 “链”出好味道

在遵义,辣椒早已超越农作物的属性,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金字招牌”。近年来,遵义市依托辣椒资源优势,推动深加工产业向自动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让“小辣椒”释放出大能量。2024年,全市辣椒加工产值达41.5亿元,占全省份额的25.9%。


位于新蒲新区的遵义德庄食品产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德庄食品”)内,机械臂不停翻炒着火锅底料,浓郁香气弥漫整个生产车间。


作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德庄食品通过自动化生产与技术创新,打造出独具特色的“遵义味道”,已形成底料、调料、油辣椒、蘸料四大类300余种产品矩阵。“我们的生产线已实现高度自动化,员工只需上料并监控参数,生产效率大幅提升。”该公司生产主管张羽介绍,去年7月公司投入800余万元新建了辣椒面车间,引入了2克、3克、10克规格的三条智能化蘸料生产线,日产量可达1吨。


德庄食品的创新不止于生产设备的升级,更体现在对辣椒的深度开发上。其独创的“李氏辣度”,通过量化标准将辣感精准分为“12度、36度、45度、52度、65度、75度”六个等级,成为行业选辣的重要参考,被纳入重庆市地方标准。


“我们的产品经前端提取后,通过液相色谱仪分析辣椒素和二氢辣椒素含量,再按李氏辣度标准分级,多数产品依此生产,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口味。”该公司品控部品控员周开航说。


在产业链建设中,德庄食品向上联动种植基地,培育了艳椒、遵辣系列等优质品种,从源头筑牢品质防线;向下通过品牌化运营与扎实的销售网络,持续提升产品附加值,依托国内上千家餐饮连锁门店、20万个流通网点以及覆盖16个国家的海外渠道,产品市场广阔。数据显示,该公司去年产值达6000万元,其中60%的辣椒原料来自遵义,生姜、大蒜、花椒等辅料也实现了与本地优质供应商对接。


德庄食品总经理岳青松表示,接下来,将继续依托遵义优质的辣椒资源,进一步丰富产品品类,保障产品品质,推动遵义辣椒资源和公司产品迈向新高度。


贵州卓豪食品有限公司(下称“卓豪食品”)是遵义市辣椒深加工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生产车间内,全自动型线锅高效运转,赶制油糟辣新产品。这套集自动搅拌、实时温度传感和水分蒸发数据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先进生产设备,让产品风味更加稳定。


“全自动型线锅能有效监测生产所需数据,确保每批产品口感、水分含量一致,比传统炒制更具有科技含量。”该公司研发部主管陈洁介绍道。


发酵是辣椒深加工的关键环节之一。卓豪食品通过与省农科院辣椒专家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培育出专属乳酸菌,既破解了发酵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又以传统陶坛工艺锁住鲜香,实现了标准化生产与品质提升的双赢。

从“黔小妹真黔味”到“黔小妹酱香味”,再到“黔小妹发酵味”,卓豪食品品牌口号的升级,印证了企业对传统发酵工艺的坚守与创新。目前,该公司拥有17条全自动发酵型泡椒加工生产线、108个发酵池、7058个泡坛,建成集投料、炒制、灌装、包装为一体的全自动复合调味品生产线,现有30多个常规销售产品及5、6个成熟核心产品。


在产业链上游,卓豪食品与科研院所深度合作,从种子选育环节把控原料标准,形成“种子选育、标准化种植、生产加工”的完整闭环;中游建成年加工能力10万吨的生产线,引入自动化设备,将辣椒加工成鲜辣酱、火锅底料等多种发酵产品。如今,其产品已与成都、重庆的复合调料工厂及华东地区连锁餐饮建立了深度合作,订单量持续攀升。


“我们始终以产业链建设为核心竞争力,在遵义周边布局5万亩标准化辣椒种植基地,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乡村车间’模式,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农资供应,确保辣椒符合深加工标准。”该公司生产副总经理罗万梅说。


作为“世界辣椒之都”,遵义辣椒产业拥有近400年栽培历史。如今,从品质把控、种植管理到加工流通、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已形成规模化体系。截至目前,全市已有辣椒加工企业130余家,年加工产能超40万吨,培育出众多知名品牌,产品从传统的油辣椒、辣椒面拓展至休闲食品、复合调味品、特色酱料等多元领域,远销俄罗斯、英国、墨西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实现了“遵义辣味”香飘全球。

全媒记者:李燕 向维忠

编辑:何祖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