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投保重疾险,患癌后却被拒赔?法院判了

网络投保“买易赔难”,客服经理“真人”难寻,保单信息看不懂,条款查不到......互联网保险本应更便捷,为何投保人还觉得诸多不便?近日,广州天河法院就对一宗网络保险纠纷进行了判决。

投保重疾险后保险公司拒赔

2023年5月,30岁出头的小周在某网络支付平台上投保了一款一年期的重疾险,保障范围包括“100种重大疾病保险金”30万、“20种轻度疾病保险金”9万,保费423元一次缴清。

2023年11月,小周感觉身体不适前往医院就诊,被确诊为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症,小周随即进行手术,并产生了医疗费用共计2.29万余元。

2023年12月25日,出院后的小周便向网络保险申请理赔。保险公司审核后,却以小周隐瞒了其在一年内曾向其他保险公司购买保额超过50万元的重疾险,不符合投保条件为由拒绝理赔,并于2024年1月29日向小周出具了《解除保险合同通知书》。

小周对此大为不解。小周认为,其投保时并未故意隐瞒相关情况,保险公司以此为由拒绝理赔于法不合,遂诉至法院,要求保险公司支付保险赔偿金9万元。

保险公司辩称,该司在涉案重疾险的线上投保中设置了“告知询问事项”并加黑加粗,仅有在满足“告知询问事项”里所有事项均为“否”的前提下,才符合涉案重疾保险合同的承保条件。但小周在投保时对“被保险人最近一年是否已在其他保险公司申请累计重大疾病保险保额达50万元以上”等问题点击确认“无”,事后核查才发现小周此前已在其他公司购买过重疾险且保险保额超过50万元。因小周未如实履行告知义务,故保险公司有权拒绝赔偿并解除合同。

法院判决保险公司支付赔偿金9万元

天河法院经审理认为,保险公司在受理小周理赔申请35天后才发出《解除合同通知书》,已超过合同约定的解除期。另外,保险公司的投保页面对“如实告知”询问问题设置不合理,且未对免责条款合理履行提示说明义务,即便小周确有在其他保险公司的投保记录,保险公司也不能以此为由拒绝理赔。

据此,法院判决保险公司需向小周支付保险赔偿金9万元。

一审判决后,小周和保险公司均服判息诉。

释疑解惑:如何认定保险公司是否合理履行提示说明义务?

本案经办法官、天河法院兴华人民法庭庭长黄思铭指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二条: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以网页、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予以提示和明确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

电子保单是一种新型的保险合同缔结形式,这种模式使得投保人无需直面保险销售人员或保险代理人即可完成投保。对于这种新型的网络投保,法院会对保险公司是否合理履行提示说明义务进行重点审查。

设置“隐藏款”如实告知问题不合理

从保险公司、小周出示的证据看,涉案重疾保险的承保条件被设置成“如实告知”询问问题形式,并将“是否曾被保险公司拒保”“是否曾住院手术”“是否患有下列疾病”等多个不同性质的问题堆砌在同一页面进行概括性提问。而保险公司在本案中用作拒绝理赔的依据条款:“被保险人最近一年是否已在其他保险公司申请累计重大疾病保险保额达50万元以上”,更是被隐藏在了第1条提问中的后半段,极易被投保人忽略。在保险公司只提供了三张来源不明的投保截图,无法充分证明小周曾在其他公司投保的情况下,不应就此认定小周是故意隐瞒或因重大过失未如实告知。

罗列式展示免责条款且未确保阅读时长

根据投保回溯视频,小周网络投保的整个过程仅用时3分10秒,并用了25秒快速完成浏览“免责说明-责任免除”内容。而保险公司的免责条款既未进行加粗加黑,也没有设置最短阅读时长,难以保证投保人已经有效、实质性地阅读了该些条款。此外,保险公司也未能提交证据证明其已通过其他方式向小周提示和明确说明了免责条款的相关内容,故保险公司不能援引免责条款拒绝理赔。

保险公司应对符合条件的投保人承担理赔责任

保险公司在受理小周理赔后35天才出具《解除合同通知书》,已超过了合同约定的30天解除期。根据医疗诊断书,小周在保险期间确诊“甲状腺左叶乳头状癌pT1N0M0,I期”,属于案涉保单附件二《重度疾病及轻度疾病清单》中20种重大疾病-轻度疾病载明的“恶性肿瘤——轻度”。根据案涉保单保障责任条款约定:“初次确诊重大疾病-轻度疾病后,赔付100%重大疾病-轻度疾病保险金,同时重大疾病-轻度疾病责任终止”,小周符合理赔条件,保险公司应承担理赔义务,支付保险赔偿金9万元。

法院提醒,近年来,随着网购平台日益丰富完善,“保险”这一产品也逐渐网络商品化,无须经过保险代理反复约谈、磋商,消费者通过网购平台、支付软件就能“顺手”下单一份保险。这种“自助式”投保虽然便捷,却也引发了大量围绕“保险公司是否充分履行提示和说明义务”争议的保险合同纠纷。

对于这类新型的网络投保,法院对保险公司是否合理履行提示说明义务会采取更为严格的标准。因此,保险公司应当通过更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流程设计,如设置独立弹窗、引入算法分析、AI客服等科技化手段,确保投保人在投保过程中能够充分了解保险条款的内容,尤其是免责条款等关键信息。同时,投保人在投保时,也应仔细阅读保险条款并如实告知自身情况,若遇到不明白的内容,尤其是责任免除条款等,应及时联系客服进行咨询。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钟晓丹 魏碧湖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王燕 通讯员:钟晓丹 魏碧湖

视频/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王燕 通讯员:钟晓丹 魏碧湖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李慧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