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日合肥天气转凉,不少“钓鱼爱好者”已经按捺不住再次扬竿的冲动。但您是否知道?垂钓过程中也潜藏着“危险陷阱”。5月26日,记者从合肥医院了解到,日前就有市民因为甩竿时不慎触碰到高压线引发电击伤。医生提醒:在垂钓时要牢记四个“保命原则”。
“近期我们科室收治了一位40多岁的男性患者,他在钓鱼的时候不慎把鱼竿甩到了高压线上。”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海路院区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倪军喜告诉记者,据送来的同行人描述,当时这位患者大约出现了4-5分钟意识不清的状况,周围人用竹竿把电线挑开后还对其进行了紧急施救。
“他来的时候情况还是比较重的,手脚被高压电击穿后皮肤坏死非常严重,袜子被瞬间产生的火球烧出了洞。”倪军喜介绍,所幸当时这位患者的心跳已经有了,经过急诊处理生命体征逐渐稳定后,该患者转到对应科室进行烧伤治疗。
“电击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造成的组织损伤,轻则灼伤、肌肉痉挛,重则导致心跳骤停、器官衰竭甚至死亡。”倪军喜说,其中,高压电引发的伤害尤为凶险,即使表面伤口小,也可能伴随深层组织坏死、内脏损伤,值得引起重视。
具体来说,电流可以通过热效应、电生理效应、机械损伤三种方式伤害人体。热效应指的是电流通过时产生高温,可直接灼伤皮肤、肌肉甚至骨骼,常见的表现为入口/出口焦黑伤。电生理效应即干扰心脏电信号,引发心室颤动(致死主因);或导致呼吸肌麻痹,窒息死亡。机械损伤则指的是,肌肉强直收缩可能导致骨折、关节脱位,或被电击弹开造成坠落伤。
对于为什么鱼竿易引发电击伤?他解释说,这是因为高压线电压普遍超过1万伏特,即便鱼竿未触碰到电线,2米内空气都可能被击穿导电。此外,碳素鱼竿导电性极强,沾水后危险翻倍。
万一遇到触电事故怎么办?倪军喜提醒,首先要立即断电,找到电源开关或联系当地供电部门要求切断电源。此外,禁止直接触碰伤者,可用干燥木棍、塑料等绝缘物挑开电线,切勿徒手拉扯伤者。抓住黄金4分钟正确施救,判断意识与呼吸,若心跳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持续至急救人员到达。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烧伤处要用洁净纱布覆盖,切勿涂抹牙膏/酱油;要保持伤者体温,避免移动骨折部位;即使表面无伤,也必须送医监测。
对于广大“垂钓爱好者”而言,钓鱼过程中该注意什么?医生介绍,第一,要记住“选址三不钓”原则即:不在高压线附近垂钓(保持垂直+水平各10米以上距离);不在雷雨天气垂钓;先观察周围电线分布,不在陌生水域垂钓(先观察周围电线分布)。第二,在装备选择上,建议选用玻纤材质鱼竿(包装注明"绝缘"),避免使用金属导环鱼竿。第三,在安全操作方面,收竿时要注意平拿勿竖举,多人作钓时保持3米间距。第四,建议提前保存当地供电局抢险电话,学会用干燥木棍挑开电线等应急处置方法。
合报医点通融媒体工作室
合新闻记者 唐萌 通讯员 何小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