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只松鼠华南总部落子西樵,人文经济赋能大健康产业新格局

7月23日,西樵镇迎来重大产业项目落地——国民零食龙头企业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正式签约落户。这一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的标杆项目,将打造集坚果深加工、分装物流、食品研发于一体的产业集群以及打造华南健康食品产业基地,为西樵大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

活动现场同步举行16个增资扩产项目集中签约,展现出西樵“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并驾齐驱”的良好发展态势,彰显西樵作为环两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核心极点的强劲势头。

龙头项目落子

激活产业集群“强磁场”

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位于三大千亩项目的樵山康谷产业基地,规划建设12万平方米产业园区,引进坚果、零食及全品类系列。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覆盖两广、福建及海南的集约化供应基地,占三只松鼠全国营收规模的15%,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华南区域总部协委会主任汪礼贤表示,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全面推进“一区一品一链”的战略布局, 以“松鼠自有坚果制造+全品类零食产业园+物流”为区域总部链接区域市场,全面推进品牌、零售和制造一体化生态平台,重构渠道、供应链、组织的新平衡关系,打造具有松鼠特色的区域运营新模式。

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将依托“新质生产力”理念重构供应链,打造“高端性价比”国民零食,并计划联动南海淡水鱼产业资源,探索预制菜、功能食品等创新品类。“南海是全国最大的淡水鱼养殖区,淡水资源丰富、产业配套齐全,预制菜产业优势突出,三只松鼠也希望在包括农产品、预制菜、功能食品等品类与当地企业加强联系,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加强生产端、销售端对接合作。”汪礼贤说。

三只松鼠的落户更将发挥“链主”效应。南海区副区长劳剑锋强调,该项目是南海“大食品”产业集群延链补链的关键落子,未来将带动包装、物流、电商等配套产业集聚,形成“点突破、链激活、群融合”的发展格局。

人文经济赋能

大健康产业“双向奔赴”

汪礼贤透露,项目团队曾调研肇庆、清远、梅州、江门等地,最终被西樵的“连片产业用地、文旅生态底蕴和政府服务效率”打动,西樵丰富的文旅资源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更成为独特加分项。“西樵超万亩的可开发土地和‘樵商回樵’服务体系,让企业看到长远发展的保障。”

三只松鼠华南区域总部项目所在的樵山康谷产业基地。西樵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邝颖新表示,西樵当前正立足资源条件、人文底蕴的双重优势,竞逐大健康产业赛道,规划超1万亩土地,建设樵山康谷大健康产业基地,打造集食品、文旅、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大健康产业体验地。

事实上,西樵大健康产业源远流长,西樵山被誉为“南方药库”。一千多年来,从“小仙翁”葛洪和鲍姑伉俪在西樵山一带行医炼丹;到大仙吕洞宾撒下药种,让西樵山上“有苗就是药”;再到李升佐创办“陈李济”,黄飞鸿创立“宝芝林”,强身健体、济世救人,有武馆的地方就有医馆。这些都铭刻着西樵崇尚健康的基因,赋予产业深厚文化基因。

如今,该片区将充分发挥海天味业和三只松鼠双龙头引领作用,形成“传统+新兴”双轮驱动格局。“从‘南方药库’到‘樵山康谷’,西樵正以人文经济重构大健康产业生态。”邝颖新说,三只松鼠的加入,将吸引更多大健康食品的企业汇聚,吸引更多樵商回樵,推动西樵大健康产业向百亿级迈进。

环两江核心区

传统与新兴“双引擎”发力

从“半山扒龙船”的改革精神到“敢饮头啖汤”的招商魄力,西樵以三只松鼠项目为支点,撬动大健康产业跃升。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西樵坚持“引新不怠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并驾齐驱,全力跑出发展加速度,陶瓷、纺织等传统产业通过数字化焕新,大健康、新能源等战新产业蓬勃生长。活动现场,西樵镇同步签约16个增资扩产项目,涵盖智能装备、纺织升级、文旅融合等领域。如超豪五金投资5.5亿元转型整车制造,中纺联建设国内最大服装人因功效实验室。

“我们以‘产业+商业+文化’的创新融合模式,在西樵听音湖畔打造一座综合性产业文化运营体——这里不仅有户外及专业运动装备研发中试基地、服装人因功效实验室、智能自动化检测设备研发制造中心,更融入了西樵纺织文化文创体验馆(研学基地)、创意休闲体验空间、健康睡眠实验室等特色板块。”中联品检公司总经理张志荣表示,中纺联22年发展历程从纺织检测到覆盖大湾区多领域,正是西樵“智造+服务”生态的缩影。

西樵作为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坐拥三大千亩连片产业用地,佛山地铁2号线、广湛高铁、季华路西延线等交通动脉贯通广佛。“当前,西樵正全力建设环两江先行区极点城镇,规划建设千亩听音湖拓展区,打造科学艺术小镇,建设空港经济总部基地,吸引生产性服务业等链主企业落户,进一步反哺生产企业发展。”邝颖新希望,西樵各企业要抢抓机遇,将人文精神融入品牌培育和经营管理,探索更多“文化+制造”的创新实践,争当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创新创业的引领者。

随着三只松鼠项目的落地,传统与新兴“双引擎”发力,在这片兼具产业底蕴与现代活力的沃土上,人文经济与实体经济正碰撞出高质量发展的新火花。

劳剑锋表示,南海坚持“引新不怠旧”,把企业增资扩产视为最高效招商,既培育战新增长点,更激活传统制造源动力;践行“办好小实事”,聚焦企业全周期需求,精准破除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瓶颈、全力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塑造“命运共同体”,坚定做企业发展的“最佳合伙人”,深化“放管服”,落实专员制,推动项目快落地、速达效。

文/南海融媒记者 陈肖玲

图/南海融媒记者 陈肖玲 左日明

视频/南海融媒记者 左日明

通讯员 关蕴琪 麦钰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