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海图强!唐山打造海洋经济新引擎 撬动蓝色增长

鸟瞰唐山港码头。

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 金宗明

晨光熹微,唐山港万吨巨轮列队吞吐,龙门吊臂划破天际,集装箱矩阵在智能调度下流转如飞。这热火朝天的场景,正是唐山向海图强、勇立潮头的生动写照。

潮起渤海湾,浪涌港口兴。唐山,一路向海而行,正奏响海洋经济腾飞、领航时代浪潮的时代强音。

港口领航 世界级大港扩容国际“朋友圈”

6月27日凌晨,京唐港区8号泊位灯火通明。随着最后1吨焦炭装入船舱,"联溢达1号”轮鸣笛启航,驶向马来西亚。这艘承载着1万吨焦炭的货轮,不仅标志着唐山港新一轮国际贸易运输服务的开始,更展现了唐山港“海铁联运”的高效协同。

"联溢达1号”展现了唐山港“海铁联运”的高效协同。

这样的繁忙场景,正是唐山港作为世界级大港的日常写照。1—6月份,唐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4.33亿吨,同比增长0.75%,稳居世界沿海港口第二位。国际班列量质齐升,1—6月份共发运国际班列35列,港口开放能力不断提升。在汽笛声声、巨轮往来的背后,是唐山锚定“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能源原材料主枢纽港、内贸集装箱运输枢纽和综合贸易大港”的清晰定位。如今,这座“多功能、综合性、现代化”的大港,正以越来越高的国际参与度,推动唐山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京唐港专业集装箱码头。

渤海湾变“聚宝盆” 智慧渔业激活蓝色粮仓

阵阵海风吹过,空气中弥漫着咸鲜味。在冀东渤海湾一望无际的盐碱滩涂上,崛起了海滨渔业带。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尚游智慧渔业产业园内,现代化养殖车间整齐排列,智能监测系统24小时运转。这里采用“陆海接力”的创新模式,通过'渔业+科技”的转型,打造了绿色循环的生态养殖样板。

唐山市海港经济开发区尚游智慧渔业产业园内海马养殖车间。

近年来,唐山市坚持向海发展、向海图强发展战略,向海洋要食物,积极推动海洋渔业转型升级,实现了沿海滩涂经济高质量发展。2025年谋划实施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2503.2亿元。

从智慧渔业产业园的蓬勃发展,到海洋渔业转型升级的显著成效,唐山在海洋经济领域已迈出坚实步伐。下一步,唐山将利用新技术、新装备,积极拓展海洋渔业经济空间,努力通过“抓种业、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推动全市海洋渔业和沿海经济高质量持续发展。

40万吨矿石船舶在唐山港靠泊。

海洋项目加速跑 沿海产业迈向深蓝

7月31日,唐山蓝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溴素项目一期试生产阶段顺利完工。项目不仅为下游阻燃剂、石油开采、医药农药等行业提供了稳定的溴素原料供应,更构建了完整的海洋资源综合利用体系,形成以“发电冷却水—海水淡化—浓海水提溴”为路径的海洋资源综合利用链,助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唐山蓝仓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4000吨溴素项目一期。

海洋产业发展,优质项目先行。唐山聚焦顶层设计,加强海洋经济规划设计,从助力能源运输、服务港产联动融合、促进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服务海洋装备制造和海洋化工等角度,谋划产业发展思路及支持政策,壮大沿海县区海洋经济规模实力。2025年谋划实施临港产业和海洋经济重点项目160个,总投资2503.2亿元。

鸟瞰岸线滩涂。

展望未来,唐山在海洋经济的征程上前景无限。凭借港口、渔业、项目建设等多方面的协同发力,唐山正以坚实的步伐向着更深、更广的蓝色经济领域迈进,必将持续释放海洋经济潜力,打造出更具竞争力的海洋经济产业集群,书写向海图强的壮丽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