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和:“小蜜蜂”酿造甜蜜“大产业”

六月的西和县,绿意盎然,山花肆意绽放,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走进六巷乡长寿山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中华蜂养殖基地,只见一个个蜂箱在树林下摆放整齐,四周成群蜜蜂穿梭于花海与蜂箱之间,振翅的嗡嗡声交织成一曲热闹的丰收乐章。合作社负责人葛香魁正在蜂箱之间来回穿梭,小心翼翼地掀开蜂箱盖,切割蜂盖,将成熟的蜂巢放入摇蜜桶,开始摇蜜,流淌的甜蜜勾勒出群众充满希望的致富图景。

地处秦岭余脉深处的六巷乡,森林覆盖率高达78%,宛如一座天然的绿色宝库。这里天然生长着刺槐、山花、五倍子等40余种蜜源植物,为中华蜂养殖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条件。在这片纯净的山水间产出的土蜂蜜,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口感绵密醇厚,带着野花的独特芬芳,被人们赞誉为“大自然的液体黄金”。中蜂养蜂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短平快产业,并且不争地、不占地、省劳力,非常适合山区乡镇发展,该乡通过“党支部帮合作社、合作社带村集体”的模式,每年稳定增加村集体积累。如今,党建赋能的成效十分显著,全乡60%的村集体年收入突破10万元,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不断增强,土蜂蜜酿就了“甜蜜”的致富路。

“我们六巷乡气候比较好,昼夜温差大,空气湿度也恰到好处,境内森林植物种类繁多,蜜源丰富,花期持续时间长,养殖中蜂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合作社养了500蜂箱,今年能增收75万元左右。这种‘不占耕地不占粮,山林就是养殖场’的生态产业,正悄然成为山区群众的‘甜蜜银行’。”葛香魁介绍道。

近年来,西和县凭借“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思路,大力发展蜜蜂产业,中蜂养殖量现已达3.4万群。六巷乡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深入实施产业优化战略,巩固基础产业,壮大主导产业,扩大特色产业,积极延伸和拓展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在“土”上下功夫、在“特”上做文章。全力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营销体系,土特产入驻主流电商平台,实现了从单一蜂蜜销售向“蜂产品+文旅体验”的转型升级。从过去单纯的“靠山吃山”,到如今智慧的“养山富山”,六巷乡的“蜂”产业实践,生动诠释了绿色发展的硬道理。当小小的蜜蜂在绿水青山间轻盈振翅,它们带走的是芬芳的花香,留下的是无限的希望,酿造出的更是山区群众迈向共同富裕的甜蜜未来。

目前,六巷乡中蜂养殖规模达1500余箱,年销售蜂蜜10000斤,综合产值突破400万元。漫山遍野忙碌的蜂群,不仅酿造出甜蜜的生活,更编织出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通讯员 巩凡 图/文